身體某些部位,想也沒想過會被癌侵襲,於是當該位置出現腫塊時也掉以輕心。
舌頭腫脹,就是其中一個令人忽視的病徵,像以下個案兩位患者,分別蹉跎一至三個月寶貴治療時間,到確診是舌癌時,癌細胞已擴大侵蝕範圍……
不少患者在淋巴腫脹(箭嘴)時才求醫,這時往往已是後期。
近數年,大家才知道原來舌頭都會生癌。在此以前,你會以為舌頭生痱滋或舌頭潰瘍,會是舌癌的其中一個早期病徵嗎?雷女士及電台節目主持人邵國華,正是其中兩位被癌細胞侵蝕舌頭的過來人,「舌癌」這兩個字,病發前從來沒在他們的人生字典出現過。
八年前才四十餘歲的雷女士,最初發現舌頭腫了,還以為是痱滋,「它腫腫哋,凸出來,大小像半顆南乳花生般,不痛不癢,吃辛辣食物亦沒『嗱』住之感,只是懨懨悶悶而已,初時也就沒理它;過了四星期仍未散,才見醫生……」雷女士說。
家庭醫生檢視後,判斷這顆奇怪的舌頭小東西為炎症,給雷女士打消炎針及處方消炎藥,卻未見消腫,不經不覺又拖了兩三個星期。
期間,雷女士以為是熱氣之故,又花時間去見中醫,結果又是服藥後仍未見好轉,最後回到家庭醫生處,問如何是好!
幸好這次醫生機警,馬上轉介她到東區醫院看急症,即時獲轉介見耳鼻喉專科,割了部分腫脹組織去化驗,最終證實是舌癌!
韋教授說:舌癌多圍繞舌頭外圍生長,如有潰瘍或腫塊逾三星期未消退,應見醫生檢查清楚。
血供好 快速惡化
養和醫院頭頸外科中心主任韋霖教授說,舌癌初期病徵是舌頭腫脹、生瘡、像痱滋一樣的潰瘍,由於沒有痛楚,故很多時被忽略。
另一個令患者延誤求醫的原因,是患者本身口腔衞生較差,經常潰瘍或生痱滋,故就算舌頭腫脹,都不當是一回事。
韋霖教授指出,舌癌愈早發現愈好,因為舌癌生長快速,「舌癌是好毒的癌,因為舌頭多血管,供血好,癌腫自然生長快速。由初期發展至二、三期,可以快至數個月!」
要及早捕癌,就要留意病徵。韋教授說,舌癌患者會出現耳痛,因為當癌細胞向舌頭中心不斷侵蝕,舌中央的神經與耳的痛感神經中段相通,故就算舌癌不會令舌頭發出痛楚,卻會通過耳痛提醒患者求醫。然而,當舌癌侵蝕至患者耳痛,病情已到了後期。
「另一個較後期才出現的病徵,是患者會口齒不清,因為癌細胞已生長至舌中央,蝕入舌根,影響脷筋活動,故會出現像黐脷筋的發音不準情況。」韋教授說。
癌細胞除向舌根侵蝕外,亦常見向淋巴侵襲,故患者會出現淋巴腫脹。韋教授說,很多時患者因為頸腫脹,才肯見醫生。同樣,當舌癌細胞侵蝕至淋巴,病情已擴散,屬較後期。
吸煙是舌癌主要誘因,故及早戒煙,絕對對健康有利。
切半舌 無價講
雷女士,就是其中一名出現典型病徵的舌癌患者,耽誤了不少時間,幸好在危急關頭,保險經紀介紹她到中環見耳鼻喉專科,獲立即轉介見當年在瑪麗醫院外科部的韋教授。
「教授一見我,就說不能再拖,要立即進行外科手術,並特別調動時間,在百忙中騰出時間切癌。」雷女士說。
殲滅舌癌的手術,是進行大範圍的切除,將腫瘤及外圍一點五厘米的組織切走,例如腫瘤體積一立方厘米,患者需要切除共四立方厘米體積的舌頭。「舌頭有多大呢?才不過五六厘米,連同margin位,通常要切一半舌頭。」韋教授說。
身為電台節目主持人,邵國華經歷兩次電療、兩次外科切除手術,康復後雖然說話時有點黐脷筋,卻無損其表現。
舌頭活動幫助我們發音,切了一半,莫非日後就失去說話能力?「切一半,不太影響說話能力。就算全舌切除,仍能保持說話能力,情況像黐脷筋一樣,患者口齒不清,但仍能說話。另外進食方面,因為少了部分舌頭,可能不及以前方便,味覺亦會稍差。」韋教授說。
當雷女士聽到切一半舌頭後,第一個反應就是求韋教授:「可否切少一點?」但韋教授斬釘截鐵地回應:「無價講!保命緊要!」
雷女士在約十日後接受了六小時的舌癌切除手術,並將部分淋巴切走。經病理化驗後確認是舌癌第二期,術後毋須進行電療。如腫瘤較大,患者連下巴的肌肉皮膚都切走,醫生需要在大腿移植肌肉填補中空位置。大部分三至四期病人,手術時間長達八至九小時。
去年邵國華(後右二)獲選十大再生勇士,與斌仔(前右二)等人一起接受獎項。
十年抗戰 警鐘屢響
沒有半截舌頭,有影響說話嗎?「最初是發音咬字是差一點,慢慢都能習慣,教授也說我康復得好。」雷女士說。手術後一年,她替韋教授拍了一段教學短片,片段中見她說話流利,但細心聽是有輕微咬字不準確。而八年後的今天,記者在電話訪問中,發音清晰,完全聽不出她曾接受舌癌切除手術。唯一令她生活不便的,是進食時食物間中會跌到脷底,要用手才能「撩」出來。
另一位舌癌患者,是大家熟識的港台節目主持人邵國華,八九年因舌頭潰瘍而求醫,昔當年未能第一時間找對專科,故耽誤了一個月,才確診患舌癌,之後切走四分一舌頭,本來無損說話能力,惟當時醫生在保險下為他進行兩次放射治療,其中一次更要插針入舌中央,惟電療後舌頭傷口久久未能復元,需要再切除部分舌頭。術後,邵國華形容說話有瑕疵,「說話都清晰,只是有些英文字像S或F字頭的,無法準確發音而已。」他說。
邵國華第二次手術後需要接受語言治療。
然而好景總不常,邵國華說他這些年來持續覆診,舌頭每有甚麼發炎、腫脹、潰爛即將警戒級別提升,趕快求醫後等候報告期間心情忐忑不安,最後發覺虛驚一場,卻已死了不少細胞。這些吃驚風散的日子,邵國華說共捱過五六趟。最近一次,是○八聖誕前後,舌頭再潰爛,接受了兩次活組織檢查都未有確實判斷,之後再到養和接受磁力共振掃描,報告顯示可能是Sarcoma(肉瘤,癌症的一種),最後徵詢當時仍在瑪麗醫院的韋霖教授後,決定再一次接受切除手術,將腫塊切除,幸最後化驗確認並不是舌癌復發,這次終於安心。
多年來活在舌癌復發陰影下,心情經歷幾番跌蕩,邵國華說今天已很看得開:「有些事情注定你要承受的,縱是艱難也得面對。就算有一天生命提早終結,也得欣然接受。」
患者舌頭左邊潰瘍及腫脹,經化驗後確認舌癌。
這名舌癌患者的腫瘤影響大部分舌頭。
另一位超級腫脹舌癌患者。
進行全舌頭切除手術後,口底缺損用胸大肌皮瓣修補,圖可見胸部皮膚。
同一位舌癌患者,十年後口腔內的情況。
舌癌病徵
舌頭腫脹,或摸到有腫塊,多在外圍;
舌頭潰瘍,像生痱滋般,不痛;
口水帶血;
耳痛;
淋巴腫脹;
口齒不清。
舌癌成因
香港每年約有130-150宗舌癌新症,近年患者更有年輕化趨勢,昔日多為六、七十歲,近年四、五十歲患者亦不少,最年輕的只有二十多歲。
雖然舌癌仍然成因未明,但過往患者大多與以下不良習慣有關:
吸煙(smoking),包括香煙及雪茄
飲烈酒(spirit)
口腔發炎(sepsis),例如經常不刷牙,致口腔衞生差
尖牙(sharp tooth)或戴假牙,經常刮損舌頭
口腔梅毒(syphilis),性病的一種,近年已少見。
嚼檳榔
舌癌治療
舌癌因應侵蝕範圍,即不同期數,需接受不同治療。
第一期(即T1),腫瘤體積小於二厘米;第二期(即T2),腫瘤體積二至四厘米。兩者在進行手術切除後,毋須電療。
第三期舌癌(即T3),腫瘤體積超過四厘米;第四期(即T4),腫瘤超過四厘米並侵蝕入骨(例如下巴骨)或其他組織;兩者並已擴散至淋巴,故除了進行全舌切除及淋巴切除外,術後要接受電療。
切淋巴斬草除根
舌癌切除手術,除切走腫瘤外,亦需要切走淋巴,因為淋巴被癌細胞侵蝕的機會相當高。
「第一期舌癌,腫瘤厚度如只有三毫米厚,少於10%機會侵蝕淋巴,可以毋須切除淋巴;九毫米以上就25-30%機會,必須切除淋巴;三至九毫米厚,12-15%機會侵蝕淋巴,這個範圍,我認為病人值得連部分淋巴切除,因為鏟除淋巴手術對病人損傷很小。」韋教授說。
切走淋巴後化驗,如沒有癌細胞,術後毋須電療;如一粒淋巴有癌細胞,毋須電療;如兩粒有癌細胞,需要電療;如一粒淋巴有癌細胞向外蝕出,要電療;故T1及T2期都要割走淋巴核化驗,才能確定術後是否要接受電療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