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蘋果乃正氣的水果,有利脾胃,可助解決大人便秘問題。

中醫師陳漢雄表示,
中醫有云「遇熱則行,遇冷則凝」,天氣正值寒冬,寒冷的天時較易令痛症加劇,特別是體質虛寒的人士受影響更甚。

陳漢雄續指,體質較為虛寒、食欲較差、容易氣滯的女士較易出現經痛問題。
此外,由於食物中有寒熱之分,若經常進食寒涼食品,例如雪糕、沙冰等食物,則有較大機會損害脾胃健康。

柏子仁黨參煲雞湯(三至四人分量)
材料:
柏子仁   八錢、
黨參      一兩、
紅棗      十粒、
雞        半隻至一隻、
水        十三碗、
鹽        適量。
做法:各材料洗淨後加水十三碗,煲滾後轉慢火,煲約兩個半小時,加鹽調味即可。

功效:益氣、養血生津、治療氣血不足及改善經期不適症狀。

益母草田七煲豬里肌肉(三至四人分量)
材料:
益母草    一兩、
生田七    八錢、
蜜棗       一至兩粒、
豬里肌肉  六兩、
水          十二碗。

做法:各材料洗淨後加入十二碗水,煲滾後轉慢火,煲約兩小時即成。

功效:去瘀生新、活血調經、治療經期不暢。

註:飲用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。

  (痛經)穴按改善法

先按主要穴位(即帶脈穴及關元穴),之後按壓第一組及第二組的穴位,能充分發揮通調氣血功效。

  ‧主要穴位

帶脈穴:腹部兩側,肚臍橫向,第十一肋骨之下方。助通調氣血,溫補肝腎,主治月經不調及小腹痛。

關元穴:臍下三吋之凹陷處。主治小腹疼痛、改善經痛、暈眩等問題。

  ‧第一組穴位

地機穴:於小腿內側,關節內屈曲位置下三吋。治療腹痛、泄瀉、水腫及月經不調。

血海穴:屈膝時此穴位於大腿內側,膝蓋骨底內側上兩吋。具活血化瘀、補血養血、改善痛經及貧血等功效。

  ‧第二組穴位

交信穴:脛骨後沿上兩吋位置。有助改善月事不順、下陰痕癢症狀。

氣穴:下腹部的臍中下三吋,旁開半吋。舒緩月經不調、白帶、生理不順及腰痛。

文:Seechai

 

(經痛)本為因體內積聚的瘀血難以排出,氣血不順所致,肝脾疏泄不佳,便會影響女性出現經痛問題,且肝腎同源,故健腎亦為治療方案。

至於長時間夜睡、捱夜及缺乏休息的女性亦可能會傷陰及傷肝,增加月事不適的機率,故建議日常應減少吃性寒、辛辣、燒烤、煎炸等刺激性食品,保持均衡飲食,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,餘時多做適量帶氧運動,方可有健康的體魄,改善經痛毛病。

全文請看  http://www.hkheadline.com/living/living_content.asp?contid=141045&srctype=g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美國yoyo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