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關節退化..不開刀的最後希望
關節名醫呂紹睿花十年探索「內側摩擦症候群」:
膝蓋彎曲超過60度最危險!
西元1995年,關節名醫、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呂紹睿在為病人進行膝關節清洗手術時,
發現有個從未見過的奇特病變就隱藏在膝關節深處,直覺地清除它之後,
想不到原本要置換人工關節的膝蓋竟然好轉了。
這驚鴻一瞥觸動了他內心的福爾摩斯魂,開始對「骨性膝關節炎」展開長達10年的探索與追捕。
「內側皺襞」是什麼呢?
內側皺襞是當我們在母親子宮裡發育時,殘留在膝關節內的構造,
外形像衣服的皺褶;每當膝蓋彎曲、伸直時,
內側皺襞和關節軟骨便互相摩擦,產生「內側摩擦現象」。
經年累月的互相摩擦後,原本像絲瓜般柔嫩的「內側皺襞」,
慢慢變得跟菜瓜布一樣粗糙,關節軟骨也因此逐漸耗損,開始出現惱人的「內側摩擦症候群」。
膝關節「內側摩擦症候群」4特徵
關心自己和身邊的家人,膝蓋是否出現內側摩擦症候群的症狀:
疼痛-睡覺時特別疼痛難耐。
摩擦音-當膝蓋突然變換姿勢時,發出清脆的彈撥音。
卡住或鎖住-長時間坐或躺之後,要起身走路時會突然動彈不得。
變形-嚴重時,會因為膝關節變形而無法行動。
內側皺襞與膝關節軟骨互相摩擦產生的內側摩擦現象,
會藉由「化學腐蝕」及「物理摩擦」破壞軟骨。
「化學腐蝕」...是指內側皺襞被重複夾擊引起的發炎現象,
會釋放出有害的化學物質,慢慢腐蝕崩解關節軟骨;
「物理摩擦」...則是因為內側摩擦現象造成直接的物理性破壞,
且軟骨磨損或崩解後產生的碎片會掉到關節中,
產生更多不正常的摩擦而導致軟骨加速破壞。
幾乎人人都有內側皺襞引起的內側摩擦現象,
一旦膝蓋使用過度而發病,就會產生變化多端,
被誤認為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內側摩擦症候群,
這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膝蓋疼痛、行動困難的原因。
自從找到致病機轉就是內側摩擦現象,治療和預防方法也就雲開見日了。
如果忽略或錯過了治療的時機,膝關節軟骨就會持續損毀,而步入置換人工關節的不歸路;
相反地,只要能及時治療「內側摩擦現象」,膝關節就有機會自然好轉。
原文網址◎ 本文摘自/《Dr. Knee的希望花園──60°的祕密》呂紹睿 著
https://health.tvbs.com.tw/medical/322898
其他文章...「內側皺壁」是膝關節退化不開刀的最後「膝」望?
https://www.drskyclinic.com/service-detail.php?Mid=15&cid=51&id=387
膝關節微創手術--關節鏡手術
膝關節有4個皺襞(讀音同壁)組織是胚胎發育時,
遺留下來的多餘滑囊,小而軟薄、半透明狀富有彈性,
正常情況下並不會造成症狀。
但若有過度使用的慢性傷害、磨擦等刺激,
會造成皺襞發炎、增厚,甚至纖維化之後,就會變硬。
如同一張砂紙與兩側軟骨磨擦,產生疼痛。
若沒有正確的診斷與適時的治療,更可能造成軟骨損傷,
甚至產生退化性關節炎。
目前全世界接受正統訓練的醫師,對「退化」性膝關節炎病人的標準治療建議依序是:
復健→服用消炎止痛藥→補充軟骨成分製劑(葡萄糖胺)→注射潤滑保護製劑(玻尿酸),
若無效,則建議注射血小板濃縮製劑(PRP)。最後,就只好換人工關節。
這樣的傳統療程並不能根治「退化」性膝關節炎,反而讓各種另類療法有很多發揮的空間,花錢事小,因此延誤病情就得不償失了。
初期可採取保守治療方式控制發炎反應,像是藥物治療,配合正確的復健運動,治療效果佳;治癒後應注意關節保養。
若是保守治療效果不彰,仍影響日常生活,則應該考慮膝關節微創手術切除,避免持續惡化,造成關節軟骨損傷及退化性關節炎。
關節鏡手術是目前經常使用的微創手術,只需兩個0.5公分的傷口,20分鐘即可完成手術,為健保給付項目,術後幾乎可以立刻回復日常作息。
關節鏡手術患者滿意度高,因為切除掉病變的皺襞,惱人的疼痛與喀啦聲會消失,避免皺襞與軟骨持續磨擦,產生傷害。否則有可能形成退化性關節炎,不利健康。
部分原文來自(作者為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