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腫瘤患者的臨終關懷是心理干預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20世紀60年代,臨終關懷在國外興起,成為一個日益受到重視的研究和實踐的領域。近二十年來,我國臨終關懷學術界也積極開展臨終心理關懷領域的理論研究和l晦床實踐,並:取得了豐碩成果,促進了我國臨終關懷事業的發展和臨終關懷服務質量的提高,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臨終關懷服務模式。
臨終關懷對像不僅包括患者還包括患者家屬,腫瘤患者臨終時的心理狀態,是他們一生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殊階段。
臨終心理五階段
1.否認、震驚(denia/shock) :拒絕接受事實
2.憤怒(anger) :忿忿不平,向他人發洩
3.討價還價(bargaining) 接受事實變得和善,積極治療
4.抑鬱(depression) 產生強烈失落感,情緒低落
5.接納(acceptance) 平和面對,喜歡獨處
庫伯勒·羅斯(Elisabeth Kubler-Ross)將臨終患者心理發展分為5個階段:
1.否認、震驚(denia/shock)
多數患者得知自己身患絕症或接近死亡時,最初否定自己不會得這種病,認為得病的肯定不是自己,“不,不會是我!我怎會瀕臨死亡?一定是醫生把診斷或名字弄錯了!”。此時,患者尚未認識到疾病的嚴重性,而表現出否認和震驚。否認,是一種自然的心理自衛反應,是為了暫時躲避疾病和近期的壓力。給予患者和家屬多一點時間來逐漸適應,做好防禦準備,也就是個人對令人震驚的壞消息的心理緩衝。
2.憤怒(anger)
當壞消息被證實後,隨之而來的心理反應是氣憤、暴怒和嫉妒。憤怒是急性焦慮的表現,自己覺得很沮喪、氣憤、怨天尤人,“為什麼是我?”,還時常遷怒於家人和醫護人員。
3.討價還價(bargaining)
討價還價一般持續時間很短,其心理反應是一種延緩死亡的企圖,是生存慾望的體現。希望能找到靈丹妙藥來拯救自己,希望能得到醫護人員和家屬更精心的照顧。
4.抑鬱(depression)
臨終患者非但不能否認自己的病情,還必須接受痛苦的治療。當治療無效,又喪失了某些生理或軀體功能,面對工作、家庭和經濟狀況出現變化時,患者的麻木、超脫、氣憤、暴怒會被巨大的失落感所代替。當患者不得不做最終告別這個世界所必需的準備時,可引發反應性抑鬱。處於抑鬱狀態的臨終患者,常伴有沉默,對周圍事物表現淡漠。此時若想鼓勵患者對周圍事物發生興趣,則難以奏效。臨終患者的沮喪和抑鬱,對他們實現在安詳中死去,是必需的,同時也是十分有益的,因為只有經歷過內心劇痛和抑鬱的人,才能達到“接納死亡”這一境界。
5.接納(acceptance)
如果臨終患者得到了有益的幫助,也經歷了前述的心理變化的過程,他將進入一個嶄新的心理發展階段——“漫長旅行前的最後休息”。接納死亡,是指一個正在走向死亡的人發現了“超越於現實”、“超越自我”的需求壓倒了一切,於是接受死亡。
這種接納與“無能為力"和“無可奈何”的心理是有本質區別的,因為他代表了人的心理發展過程的最後一次對自我的超越,是生命最後階段的成長。在這個階段裡,患者通常表現得很平靜、很疲倦、很虛弱,還會伴有一點疼痛,但患者不會心灰意冷,更不會抱怨社會,抱怨命運。此時,他能回憶起許多失去的朋友和往事,他不需要照顧與治療,只需要休息,想一個人悄悄地離開這個世界。
帕蒂森認為臨終患者心理變化分為兩個階段:
急性危機期(acute crisis phase)
患者已經發現自己面臨死亡,此階段的心理反應以焦慮為主,焦慮水平在這一時期達到高峰。患者的焦慮有五個特徵:情境壓力和危機無法解除;遇到的問題超越了個人應對的能力;死亡威脅著自我實現的目標;危機的發展隨著心理自衛的形成,呈先上升後下降的趨勢;危機引發了未解決的其他心理衝突。因此,危機具有復合性。
慢性生存一瀕死期(chronic living-dying phase)
這一時期是從個體意識到死亡的威脅,再到死亡的發生。
其焦慮水平逐漸降低,慢慢適應面對恐懼,直至接受的事實。
席尼德曼(Schneidman)也曾指出,臨終患者所經歷的過程是一片複雜的理性和情感狀態,痛苦與恐懼,默認與屈服,暴怒與羨慕,冷漠與倦怠,慷慨赴死與渴望死亡,處於大混亂狀態。
出現或快或慢,持續時間或長或短,依其個性而異,根本無法預料。
留言列表